鸿蒙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0章(第2页)

激战中,夏军失利,前有大河阻挡,后有宋军紧追不舍,濒临绝境。

察哥回身一箭,把宋军的副统帅射落马下,吓得宋军就不敢追了。

察哥一箭退敌,勇冠三军。

因为察哥很会打仗,所以被封为都统军,镇守首都兴庆府。

皇上一看我弟弟这么能打,手里又有兵权,就封他为晋王。

察哥跟皇上说,我军打仗为什么失利?夏国军队的数量虽然比宋朝少,但我们全民皆兵,我们能够集中优势兵力。

论兵器的精良程度,咱的铠甲,宋军射不穿;夏国的铁剑,宋朝人得到一把都引为至宝,连宋朝皇帝佩带的都是西夏宝剑,夏国宝剑是削铁如泥的利器;我们的弓也是天下闻名,宋徽宗在位时,有一个人想走大宦官童贯的门路,要给童贯送礼,但什么东西才能让童大公公看在眼里啊?于是,此人在边界上高价买了十几张夏国弓送给童贯,童贯非常高兴,足见我们弓之精良。

察哥又说在平地打仗我们有骑兵,山地打仗我们有步兵,但是为什么我们打不过宋朝呢?就是因为我们太墨守成规,从景宗皇帝开国,几十年下来,打仗的方法一成不变。

咱们一列阵,宋军就知道咱下一步要干吗,就知道怎么抵挡,所以一成不变不行,咱们必须学习宋朝的长处,弥补咱们的不足。

宋有什么长处?修建堡寨啊,边境所有险要之处都建有堡寨,易守难攻。

咱们花费很大的气力,去攻城略地,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宋军死一万不算啥,咱死几个三千咱就没人了,所以咱也要修堡寨,采取守势。

让咱们的士兵半耕半战,不打仗的时候种地,平时练练兵,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宋朝不就这么干吗?所以咱们学人家的长处才能打胜仗。

崇宗听完弟弟的一番话,哎呀,你真是一个军事家啊,太有见解了,兵权就交给你了。

同时,还有两位宗室仁忠、仁礼被封为濮王、舒王,这两位精通蕃汉之学,学问非常大。

这样,濮王、舒王凭文,晋王察哥凭武,文武兼备,皇族势力大大加强了。

以前小梁太后的弟弟做国相时,很瞧不起皇族,公开质问:“你们嵬名家的人能立此战功吗?”

嵬名家的人之所以什么也干不了,是因为自打景宗皇帝归天,嵬名家没有人才出现。

现在有了,三位王爷在朝,辅佐国家长治久安。

到了崇宗时代,西夏的风气由尚武逐渐转化为崇文。

崇宗皇帝一心求治,不愿意再打仗了,为此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思想文化上向中原王朝靠拢。

具体怎么办?建立国学。

西夏本有国学,实际上就是汉学。

元昊当了皇帝之后,废了国学,用蕃学来代替国学。

史籍记载,他是“以胡礼蕃书抗衡中国”

(《西夏书事》卷十三)。

不管学校的教材、考试的试卷还是政府的公文,一律用西夏文字。

同时把大量的汉文典籍,像《尔雅》、四书五经等都翻译成西夏文,把佛经也大量翻译成西夏文,所以西夏文的使用面很广,今天考古发现了很多,不像契丹文基本上只在出土的墓志铭上有。

元昊这样做的目的是强调党项的特殊性,突出自己的文化不同于中原,但是缺乏恢弘的气度。

把汉文典籍翻译成西夏文,不一定准确,不如直接看原文。

崇宗皇帝在位的时候,恢复了国学,下令蕃汉两学并举,既保留党项的民族特色,又在文化上向中原王朝靠拢。

平时国家给儒生三百个名额,在国学学习,教授课程。

崇宗的所作所为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利用与宋朝修好的机会,休养生息,孜孜求治,使西夏过了多年的太平日子。

热门小说推荐
透视赘婿

透视赘婿

孟家少主,古武家族唯一继承人,修炼天才无数光环笼罩着孟宇,但他却甘愿入赘一个小家族中,当了上门女婿。无数得知他真是身份的大佬纷纷瑟瑟发抖,搞不懂孟少主到底在体验什么生活。而唯有孟宇自己明白,他在等,等一场化龙的狂风暴雨!...

神医嫡女:王爷别惹我

神医嫡女:王爷别惹我

身手高强,医术超人的云洛瑶穿越成将军嫡女,却正被家奴活埋她灭恶奴,斗继母,巾帼之身纵横宫宅朝堂,上得了战场,斗得了小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庶女也逍遥

庶女也逍遥

穿成相府门下小透明的庶女一枚各种坑姐戏码一一上演要闹请随意,姐自逍遥去玉珠握在手,种花种地绝不愁...

时空少年

时空少年

成荣有幸得到至宝造化玉碟碎片,却不幸的穿越时空,来到一个崭新的世界。  获知了原来真有传说中的力量,更知道了造化玉碟碎片的功效,一步步的登上巅峰,打碎虚空,努力的为寻找回来的路而奋斗。...

龙傲战神

龙傲战神

巅峰聚焦品牌佳作,强力推荐少年龙傲,十年沉寂,从天才沦落为废物,受尽奚落和嘲讽。十年坚持,万次失败,终获神秘龙印。以荒芜圣体,修炼无敌功法,炼化天地万物,吞噬无尽星辰,横扫荒宇,睥睨苍穹!问苍茫星宇,何人敢与我一战?浩瀚星空,吾惟战神!龙宗群217135300...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