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个面容和善的扬森子爵是个聪明人,发现怎样也说服不了柏舟放弃他的念头,而且现在就武力胁迫他们,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毕竟西秦一方刚刚救助了他,就算他可以不念这份恩,可他手下的那些兵士、小贵族、甚至是弗兰克,可能都不会同意),可就这样把大片的土地拱手让给这些只有几千武装的异族人,他心里实在不甘心。
“这样子啊……您是知道的,瑞士这么大的一块地方,您手下就这么些人,就算能打下来,可是也没有办法完全占领啊。”
扬森子爵心里转念,想要完全占领瑞士,他认为,不光是西秦无法做到,就是他自己也不好做到,所以,他选择了妥协,希望可以获得更大的领地。
柏舟心里很厌烦这样子谈话,有些事情明明可以摆开了谈,非要偷偷摸摸地从话里面暗示,但他现在,还要顾忌一些,所以索性也跟着面前的老狐狸慢慢谈:“我的族人们,马上就会迁移而来,我相信我们可以完全占领瑞士。
这一点完全不用您担心。”
确实,西秦的一部分族人在他们攻打下列支敦士登后,就已经开始向着瑞士迁徙了,到时候,柏舟的手下并不会出现只有这些人的情况。
但是,柏舟心里也同意瑞士人的提议,分出一块土地给他们。
毕竟,他们抵抗瑞士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现在瑞士人垮了,他们想要获得些土地也无可厚非,况且,西秦人新来,占太大的土地必然要分薄掉西秦人的人口密度,不利于他们的统治。
但是,就算柏舟心里这样想,也不能太早同意日耳曼人的要求,要不然,这些家伙认为自己确实无法统领整个瑞士,必然会要求更多的土地。
“这样不太好吧,”
扬森子爵脸上的表情终于不再是笑容满面了,“我希望您还是考虑一下,毕竟,我们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
“那么您说,您手下的牺牲,可以换取多大的领土?”
柏舟决定还是和扬森摊开了说,不想再绕来绕去。
柏舟这样一说,扬森的面容又缓和了下来,心中暗想,果然还是年轻,太沉不住气了。
而一旁的弗兰克却是一脸尴尬的神色,却不知为何。
“这样,我们以罗伊斯河—四森林州湖—伯尔尼山为界,东南面,我们日耳曼人负责,西北面,由您和您的兵士占领,怎么样?”
这样子划分,等于是直接把瑞士一分为二,东南面大约占整个瑞士面积的二分之一。
这样子做,在扬森看来,对西秦已经很友好了,自己手下有几万兵士,战斗力他自认为要远远超过西秦,却只占领整个瑞士的一半,而且,这里面,还有一部分他们原来的领地。
“子爵大人,您是在开玩笑么?”
虽然前世柏舟对于瑞士地理不是很了解,但这些日子,他经常阅看卡特兰诺的那张瑞士地图,对瑞士这块地界还是比较熟悉的,要不然,刚才扬森这么划分,柏舟除了知道罗伊斯河在哪以外,其他的根本就不了解。
四森林州湖位于瑞士的正中心偏东北些,而伯尔尼山在伯尔尼的南方,是从阿尔卑斯山脉延伸出来的,这样划分,西秦一方等于是彻底放弃了阿尔卑斯山脉以及它南面的瑞士领地,这是柏舟不可能接受的条件。
因为柏舟这个后来人知道,巴巴罗萨有朝一日必然会去征伐富饶的意大利。
如果现在西秦放弃了与意大利接壤的阿尔卑斯山脉,那就意味着,以后,柏舟也放弃了意大利的财富。
虽说哪怕是不与意大利接壤,西秦也可以跟随巴巴罗萨去攻伐亚平宁半岛,但那样做的话,自己的后方补给线不在自己的手中掌握,实在是个隐患,而且,即便占领了意大利的土地,也必将成为一块飞地,不利于统治。
“以罗伊斯河—四森林州湖—提挈诺河为界,西面归我们,东面你们拿去。”
提挈诺河在瑞士南面,由北向南,流入意大利境内,如果按照这样划分,西面大约会占整个瑞士的三分之二。
“伯爵大人,您这样做,不太好吧,我们也流了很多血,却只得这么一点土地。
况且,伯尔尼我们是不会和大人抢的。”
扬森子爵面露难色,一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样子。
“同意最好,如果不同意,您可以来试试,是那些龟缩在迪蒂孔城中的兵士厉害,还是我手下这几百精锐厉害。”
柏舟神色一肃,认认真真地说道。
说实话,这些被瑞士人打得门都不敢出的家伙,柏舟并不放在心上,哪怕,现在真要是打起来,连番苦战过后的西秦人可能不敌,但是,柏舟不可能把太多的土地让给这些日耳曼人,特别是阿尔卑斯山,如果这时完全让给了他们,日后想要再收回,就不是几百兵士的问题了。
…………………………………………………………………………………………………………………………
ps:第二更到,看见多了几条书评,很高兴,连带着这一章我都码得很顺畅。
(大雁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
(暖文)高考刚刚结束,路骄阳穿到了七年后。全世界都盼着她跟老公离婚,渣闺蜜等着上位,娱乐圈的竞争对手,个个等着看她笑话,黑粉们更是盼着她去死?看着自己家意外失明,却对自己情深不移的沈教授不好意思,这婚我不离了!跟失明的老公住在一起是什么感想?路骄阳那可太方便了!换衣服不用躲躲闪闪!没事还能在房间蹦蹦跳跳!直到某天卧槽,你不瞎啊!!!他一脸无辜抱歉,一直看得见。...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得之者富,失之者贫。一个远古的传说,一个粉饰的盛世,一个惊天的阴谋,一个失忆的少女。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交错成世间百态。帝王将相,苍生黔首,浮沉于无边苦海。尘世间,少女孑孓独行,寻找着久远的回忆。...
...
本套装共五卷,分别为李致文存我与巴金李致文存我的书信李致文存我与出版李致文存我与川剧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第一卷我与巴金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第三卷我与出版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五卷我的书信则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穷小子入赘为夫,受尽了白眼和嘲笑,如今发现自己竟是富豪私生子,继承亿万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