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柏舟接口道,他听出来了,巴巴罗萨刚才是在告诉他,其实神圣罗马帝国也确实没有太多兵力去防守来自西面的威胁,特别是当他要大军南下的时候,守卫本国国土的兵力必然更为空虚,所以,即便他有心,也没有力气去给予西秦人以援助。
确实,在巴巴罗萨眼中,意大利可比瑞士要富饶多了,当然,这也是事实。
所以,会让巴巴罗萨这么担心的,又有资格让神圣罗马帝国担心的,柏舟环顾四周,似乎只有维京人才有这个资格。
维京人生活在北欧,盘踞区域包括今天的挪威、丹麦和瑞典。
当时欧洲人更多将之称为northman,直译为北方人,即北方来客。
维京是他们的自称,在北欧的语言中,这个词语包含着两重意思:首先是旅行,然后是掠夺。
他们远航的足迹遍及整个欧洲,南临红海,西到北美,东至巴格达。
当他们第一次在当地百姓面前出现,就是以海盗的身份抢劫掠夺。
斯堪的那维亚的居民在许多世纪以来,以放牧、农耕和捕鱼为生。
在公元第六和第七世纪,他们开始沿着波罗的海和大河深入俄罗斯等地进行贸易。
在某些不为人知的原因驱使之下,他们在公元第八世纪后期突然开始攻击性地入侵欧洲沿岸。
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在从商时,惊叹于所遇见的财富、或是他们察觉到南方种族的弱点;也可能是因为新的航海和造船技术让他们可以作远航或迅速的移动。
当然,发展到现阶段,维京人不再以劫掠者的身份出现在世人眼前,部份原因是他们在成为基督徒后,不再听从过去异教信仰的战士价值观。
另外,斯堪的那维亚分为几个王国,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丹麦和挪威,新的统治者将注意力集中在管理业已拥有的土地上。
除此,维京的殖民者在俄罗斯、法国和不列颠等地亦被他们周围的文化所同化。
但是,即便是这样,这些维京人人一直觊觎南方的财富。
就如同神圣罗马帝国眼馋意大利的财富一样,在贫瘠的北方土地上生存的维京人自然也是眼馋神圣罗马帝国的财富。
这是任何一任日耳曼统治者所不能规避的问题。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寒冷与贫瘠,就决定了征伐他们,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一旦日耳曼出现了什么乱子,那劫掠日耳曼人的财富,却是维京人最喜欢干的事情。
别看现在他们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就仿佛是一只温顺的绵羊一般,那是因为他们知道现在的神圣罗马帝国不是他们可以招惹得起的,可一旦让他们闻到血腥味,这些维京人会毫不犹豫地扯下绵羊皮,露出锋利的獠牙。
这也就决定了巴巴罗萨即便是在征伐意大利的时候,北方的防务也一点儿不能松懈。
而东面的波兰和匈牙利,即便是现在和神圣罗马帝国交好,但谁也不能保证,万一帝国内部防务空虚,他们两个大国会不会趁机来咬一口。
“你也知道维京人?呵呵,有时候你真的不像是一个异族人。”
巴巴罗萨说完,沉思了一会儿,好像在考虑一件什么重要的问题,良久才又开口说道:“如果,我是说如果,单让你们西秦人面对勃艮第人,你有多少把握。”
柏舟先是一愣,随即便明白了。
巴巴罗萨的意思,是想让自己单独去面对勃艮第人,也就是说,自己要依靠西秦兵士,来抵挡勃艮第人可能的“入侵”
。
看来,巴巴罗萨并不是那么甘心就这么放弃瑞士,只不过在外在敌人兵力的压力下,加上法兰西人送出的某种“礼物”
,让他不得不做了一次妥协。
但是,如果只是由西秦的士兵出战,那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了。
...
(暖文)高考刚刚结束,路骄阳穿到了七年后。全世界都盼着她跟老公离婚,渣闺蜜等着上位,娱乐圈的竞争对手,个个等着看她笑话,黑粉们更是盼着她去死?看着自己家意外失明,却对自己情深不移的沈教授不好意思,这婚我不离了!跟失明的老公住在一起是什么感想?路骄阳那可太方便了!换衣服不用躲躲闪闪!没事还能在房间蹦蹦跳跳!直到某天卧槽,你不瞎啊!!!他一脸无辜抱歉,一直看得见。...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得之者富,失之者贫。一个远古的传说,一个粉饰的盛世,一个惊天的阴谋,一个失忆的少女。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交错成世间百态。帝王将相,苍生黔首,浮沉于无边苦海。尘世间,少女孑孓独行,寻找着久远的回忆。...
...
本套装共五卷,分别为李致文存我与巴金李致文存我的书信李致文存我与出版李致文存我与川剧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第一卷我与巴金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第三卷我与出版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五卷我的书信则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穷小子入赘为夫,受尽了白眼和嘲笑,如今发现自己竟是富豪私生子,继承亿万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