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问题是,果真如此的话,扩建运河的目的就昭然若揭了。
根本不用多想,英德关系肯定会急剧恶化,法俄也将趁此机会拉拢英国,俄国甚至会再次提出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
经过数个月的磋商谈判,俾斯麦最终做出了让步。
年底,英德签署秘密协议,英国为拓建基尔运河提供一千五百万英镑贷款,参与运河的设计规划工作,运河在拓建之后,能供排水量在三万吨以内、吃水深度不超过七米、船体宽度不超过二十八米的船只通行。
英国提供贷款,不是在做好事,而是要借此全程参与与监督运河拓建工程。
从政治上讲,这是德意志第二帝国为了维护与英国的友好关系,或者说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做出的必要让步。
没有妥协,就没有和睦。
帝国不得不吞下这颗苦果,冯承乾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让冯承乾没有想到的是,《基尔运河拓建协议》公布之后,英国与帝国国内都出现了舆论风潮。
在英国,评论家把索尔兹伯里说成了卖国贼,认为帮助德意志第二帝国拓展具有极大战略意义的基尔运河等于自掘坟墓,必然后患无穷。
虽然政治家都知道,索尔兹伯里为英国争取到了尽可能多的利益,但是仍然有很多不明事理的人受到鼓动,索尔兹伯里遭遇了第二次组阁之后的首次信任危机。
在帝国,没有人骂俾斯麦,因为受舆论宣传影响,大家都把俾斯麦看成了受害者。
帝国民众敌视的不是软弱的宰相,而是借势凌人的英国,因为是英国把这些带有侮辱性质的条件强加到帝国头上,是英国在蛮横干预帝国内政,是英国在想方设法的阻止帝国发展壮大。
在民间形成的仇恨,最难以消除。
到此,英德矛盾也浮上了水面。
在此之前,大部分帝国民众都把英国当成盟友,因为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统一战争中英国一直支持普鲁士,为北德统一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此之后,帝国民众看待英国的目光肯定会有所改变。
很多人都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归结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扩张野心,可是又有多少人认识到,正是英国处处逼迫、阻止德意志第二帝国发展壮大,才使帝国走上战争之路,也使得帝国在大战中几乎靠一己之力对抗所有欧洲强国,在综合国力远不如对手的情况下,独独坚持了四年之久。
一个民族在国家安危上形成了共识,这个民族就不可战胜。
受舆论宣传与民意影响,帝国的银行家表现得非常积极,到年底就筹集了二十五亿帝国马克。
资金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剩下的就是劳动力了。
十二月八日,俾斯麦在宰相府召见大清驻得参赞陈季同,询问了“定远”
与“镇远”
两艘战舰的情况。
名为询问,实为暗示,帝国能以更加廉价的方式,为大清建造更好的战舰。
对正在积极筹划海军的大清来说,这绝对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要知道,当初采购“定远”
与“镇远”
二舰,总共花掉了三百四十万两白银,几乎掏空了李鸿章的腰包。
俾斯麦主动提出,可以通过劳务输出的方式抵偿战舰的采购经费,自然大受李鸿章欢迎。
两天之后,陈季同再次去了宰相府。
这次,俾斯麦通知了冯承乾,让他去见见来自大清的使节。
{宜搜小说www.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大雁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一代战神秦九州重归都市,为弥补遗憾,搅动风起云涌,以不败之资横行四方,诸天震颤。...
这世上只有纯粹的白痴,却没有纯粹的好人或者坏人。机缘巧合下的时空之旅,穿梭于平行世界的两端,改变的不止是时间和空间,更是人心。几位小人物们波澜壮阔的逆袭之旅,在传说中的盛世中苟且偷生,在自己的努力下流光溢彩。...
一个现代人回去穿越到三国,并辅佐曹操的故事。经历了感情的一次变故,这才逐渐走上三国舞台,并成为越来越耀眼的焦点。曹操把女儿嫁给他,孙策也想用妹妹拉拢他。他行事往往出人意料,虽出身名门,却常常口爆粗语,令人侧目,世人更是称之为疯子。请看这样一个疯子,如何帮助曹操走一条令中国逐渐强大的光明之路。quot...
叶飞获得不灭剑魂,鏖战九天十地,手中一剑,屠灭神魔亿万,冲天一怒,斩断无垠星河为红颜,他甘愿冒死,为兄弟,他不惧两肋插刀亿万年剑皇沉寂,只为这一天,剑意永恒不灭,威名万古长存...
本来想着攒够三万块回老家的沈明,得到了异界影帝柯明斯基的传承… 华娱作品,时间线很乱,不喜勿入…...
三千年前,一场大战让洪荒分立九州,一千两百年前,另一场大战让平州与青州交恶。千百年后,大战再起,风云激荡,绝世天才寒雪衣与林天先后出世。仙路漫漫,唯剑作伴,叱咤三界,斩魔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