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谁不知道当今摄政王十分吝啬夸人,他口中的一般般,就是十分优秀,还过得去,那就是非常优秀,若是他能夸什么人,那就是优秀到了没边。
当然了,夸小皇帝例外,那只是表面几句客套话罢了。
大家心知肚明,做不得数的。
能从他口中听到对这卷宗的夸奖,说明这位萧寒山萧寒会元的策论确确实实写得相当不错。
萧寒山从小便才名显赫,前几年更是得了解元,虽说中间耽搁了几年,但能拿得出这个成绩,管家倒也不觉得意外。
看完了策论后,燕于歌便把手中的卷宗放下,又问:&ldo;独孤柳的呢?&rdo;
管家赶紧把自己这一下午的成果说了出来:&ldo;属下按照您的吩咐,进了放着此次考生卷宗的地方,很容易就拿到了头名的卷宗,然而在剩下的考生中,属下并没有找到独孤柳的卷宗。
&rdo;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不细心,他接着道:&ldo;属下当时想,也有可能是存放卷宗的人弄错了顺序,便从头名开始一个个地往下看,看了整整一个半时辰,方才确认,这其中并未有考生独孤柳的卷宗。
&rdo;
看着摄政王的脸上露出饶有兴味的表情,他再接再厉地说:&ldo;为了证明属下心中的猜测,属下便清点了卷宗的数量,发现参与此次考生共计五百三十二个。
&rdo;
他吞了下口水,润了一下干燥的喉咙:&ldo;属下又问了负责卷宗的人,得到的结果也五百三十二个。
然而待属下看了那卷宗的登基人数,却发现三十二的二字,显然有人修改过。
&rdo;
结果已经是相当清楚了,独孤柳分明是参加了此次的会试,依着他的才华,不可能名落孙山,但事实就是,他不仅名落孙山,连其余落榜的人里,也没了他的卷宗。
这能说明什么?说明有人毁了独孤柳的卷宗,诚心不让他进入朝堂。
可独孤柳的仇人已经消失了,谁这么恨他,又是谁有这个能力。
管家的脑海中冒出一个念头来,可又不敢说,像是猫爪一样挠的他心里痒痒的。
燕于歌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他又看了几眼头名的卷宗,然后说:&ldo;直说吧,你心里想谁呢?&rdo;
&ldo;属下不敢说。
&rdo;
&ldo;本王瞧你就没有不敢说,不敢想的。
&rdo;
管家再一次咽了口唾沫,喉结紧张地上下耸动,他压低了声音,吐出四个字来:&ldo;当今圣上。
&rdo;
第42章
燕于歌表情一下子没绷住,他实在是很想知道管家心里是怎么想的:&ldo;你为何猜测是当今圣上?&rdo;
&ldo;属下觉得,陛下对二十一号十分在意,但若是二十一号进入朝堂,获得功名,陛下和二十一号之间,便会生了间隙……&rdo;
当初摄政王对二十一号多加关注,管家便认认真真地把独孤家给刨了干净,就差没有刨出来人家的八辈子祖宗了。
当然了,他调查出来的具体情况和一开始的也没有多大区别,主要还是加深了对独孤柳的了解。
通过他对皇帝和独孤柳的了解,事情八成是这样的,皇帝看上了独孤柳,但他们感情的升温,便是因为独孤柳不是朝堂之人,没有被朝堂这个大染缸染得五彩斑斓,面白心黑。
小皇帝亲近独孤柳,是因为这个青年身上那种脱离于世俗的干净,若是独孤柳赢取功名,成了那满朝文武中的一员,这份干净肯定会消失殆尽,也就没有了吸引小皇帝的本钱。
帝王嘛,总归是自私的,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上位者,为了保留美好的东西,不择手段都是常态。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小皇帝是隐瞒了真实身份和独孤一家相处的,如果独孤柳进入了殿试,等到金銮殿上抬头一看,不就立马暴露了小皇帝的身份了么。
两个人相处了也有一段时间,小皇帝不可能不知道独孤柳的真实水平。
在虫族生化兽和辐射的威胁下,移动都市成为了人类最后的净土有什么意见可以在书评区提出来,都会看的QQ群142206324150910003...
史上第一女婿曾经我是陈家二少,被大哥赶出家门,沦为上门女婿,活的不如狗。但如今,大哥出事陈家求我回去,这一次,我会让他们看到,属于我的辉煌...
结婚一年,老公宁可找小三也不愿碰她。理由竟是报复她,谁让她拒绝婚前性行为!盛怒之下,她花五百万找了男公关,一夜缠绵,却怎么也甩不掉了!他日再见,男公关摇身一变成了她的顶头上司一边是拿床照做要挟的总裁上司,一边是满心求复合的难缠前夫,还有每次碰到她一身狼狈的高富帅,究竟谁才是她的此生良人...
...
回到北宋,他本只想翻身奴仆做主人,在江宁城里做个富家子弟紫金山上看看风景,玄武湖畔吟诗作赋,秦淮河边寻花问柳奈何避无可避,此生注定身居庙堂!使辽国,战西夏,固社稷,安天下,万里江山为我骄!看我北宋为王,美人入怀,权倾天下!...
在民国,有一座ldquo野狼山rdquo,野狼山有一个烈士陵园,陵园里,有着三千二百五十六个墓碑。所有的墓碑上没有照片,没有姓名。只写着两个字加四个数字ldquo野狼rdquo。1998年,野狼山来了一个人ldquo报告,野狼1369请求归队rdquo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野狼1369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野狼1369最新章节野狼1369无弹窗野狼1369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