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仁与文明 历史之蛇(第3页)

此策虽损国人心气,却是两厢折中的最佳办法,即便丢了面子,但执政的同盟会为了里子,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以“弃虚荣,存实利”

为理由,推动两院勉强通过了此案。

同盟会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不仅那一届宰相只作了五年,开宰相第一次未能连任先河,在两院里的席位也暴跌半数“腐儒卖国”

的帽子更一戴就是几十年。

这项议案也开了中洲民族运动的一扇窗户,尽管之后执政的共和会更重王道和帝国尊严,但面对南洋,尤其是马六甲、苏门答腊一带那些被英华带着初开民智的土著所掀起的浪潮,共和会也不得不以利为先,依循吕宋先例,容土人建国。

西元十八十九世纪之交,中洲变动就来自于此,再之后天竺动荡也源于此势。

一连串新国家出现,天竺也进入分治时代。

刘墉作为此势的道义肇始者,来历也在割三岛时代被国人连根挖出,形象从仁善大德沦为清遗汉奸,吕宋太子集天庙里的刘墉石像,不是被泼上粪水,就是被砸掉手臂,甚至还断过头颅。

历史长河从来都是蜿蜒曲折的。

当英华立国奔向百年之际,血脉族争论和大同新义在中洲乃至寰宇生根开huā,中洲和天竺变动之后,国人回首,才恍悟当年同盟会之策的英明决断。

在英华所割三座岛上创立的土人国家,不仅没有建起领导者所谓的“土人天国”

反而日日争斗,残酷烈于与英华争斗百倍。

原本是一个国家,不到五十年,就分裂为十多个名为国家,实为部落的群体,相互征战不止。

英华在吕宋本岛人口已达千万时,这三座岛上的土人人口依旧没突破百万,除了一些粗糙的农业,经济支柱全来自种植园,而种植园又由英华资本控制。

这些国家的统治阶层与英华资本紧密勾结在一起,欢快地压榨底层土人。

三座岛所聚起的几座稍具规模的城市,乃至日后马六甲、苏门答腊兴起的土人城市,全都是英华势力范围。

华人在这里尽享贵人待遇,土人自甘为奴。

不仅租界林立“土人与狗不得入内”

的华语牌子更四处高挂。

百年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阴云密布时,南洋土人国家已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些国家里的“派”

不断呼号,恳求英华“接纳游子”

甚至有国家全民投票,百分之九十赞同“回归母国”

可得来的全是英华的冷脸。

这时候在英华国内,谁要抱着开疆拓土的虚荣之心,鼓噪接纳它们,谁就要被骂作国贼。

南洋的百年变动,被英华历史学家概括为“吐故纳新”

而英华为什么能完成这样的吐纳,国人不得不承认,是刘墉这样的人所坚持的仁人之义,是天人大义应于国家和民族内外时的延伸。

有这样的大义,英华才能守住根本之利。

若是没有这一道人心底限,只图快意恩仇,以屠刀相向,土人蛊毒终究会留在英华体内,不知什么时候发作,溃及心肺。

于是刘墉的形象再度转变,不仅吕宋太子集天庙被修缮一新,石像变作了铜像,这一段历史也成为夫子们教导学生仁人大义的典范,成为英华治政的宝贵经验。

若是刘墉地下有知,回首自己前生,再看自己身后世事,不知会有何感慨,就如同时代著名政论家袁枚所评那般:“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这一番历史之漾,在刘墉去世时,就连正将《论文明》传授给李克载的李肆都预料不到,李克载本人更是毫无所觉。

李克载正为《论文明》中的一论而震撼:“今人世,人人平等浩浩荡荡,其势如江河入海,绝不可逆,其表就在仁人之义。

所谓‘文明”

就是一个‘仁’字。

此‘仁’何谓?无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此而已。

热门小说推荐
奶爸无双余生杨子欢

奶爸无双余生杨子欢

上门女婿没人权,被极道羞辱后,余生不再隐忍。当他站直腰杆的那一刻,天崩了,地裂了。这个天,也终于变了...

风流小春医李大宝

风流小春医李大宝

原本被人瞧不起的小村医,为了救治被蛇咬了那里的嫂子,从而不得已修炼了一门奇怪的功法,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和村里其他的嫂子做那事儿。大宝,晚上记得早点儿来嫂子家,嫂子给你留门...

超神学院之神兽白泽

超神学院之神兽白泽

激萌的萝莉,热血的少年,为打破次元壁一往无前!...

少年风水师

少年风水师

被人挑断手筋脚筋,绝望之际,获得道法传承,修术法,捉妖邪,斗邪修。...

有你便是晴天 艾天晴陆少铭

有你便是晴天 艾天晴陆少铭

不要叫我后妈,我没你那么大的儿子!艾天晴一直以为自己要嫁的人是一个快六十的老头,直到某天晚上那个邪魅冷血的男人将她抵在了门上,从此她的日子就...

战天龙魂

战天龙魂

战天龙魂本是玄天王府天才,武魂护主无法觉醒,却是被世人嘲讽,如今天骄重生,得药神之典,遭遇红颜知己,踏上精彩纷呈的变强之路。武魂至尊,龙魂之最,战天之路,踏破苍穹,漫天星辰,武道封神!...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