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中国人总结教训时,美国人又求和了。
尽管在第五次战役的尾声阶段取得了几次小规模的胜利,但美国人深知,这场战争已无望取胜。
面对中国庞大的人力资源,能够守住三八线已经是极限。
当美军再次回到三八线时,美国以及其西方盟国中所有具备战略眼光的人都意识到,这是结束战争的最佳“心理时机”
。
整个西方都意识到,朝鲜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并非在战场上拼搏的中朝和美军及其盟友,而是袖手旁观的那个大国。
英国人向美国指出,美中之间的冲突就像鲸鱼和大象打架,虽然双方互伤不多,但中国对美国、联合国,尤其是对英法的间接伤害却要大得多。
英国参谋长会议甚至认为,即使没有第三方干预,如果中国与西方正式开战,也将使西方遭遇致命的失败。
英国首相艾德礼多次告诫杜鲁门,那个大国才是主要敌人,挑衅中国是没有必要且不明智的。
最终,美国政府痛苦地达成了共识:“在尚未触及共产主义世界核心的情况下,只有愚人才会选择与中国对抗。”
如今,美国及其盟友不得不直面一个残酷的事实:他们在朝鲜越是陷入困境,真正的敌手,便越能从中获利,而自身的损失也随之加剧。
同时,与中国开战根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与中国展开谈判!
在杜鲁门下达同意谈判的指示后,1951年5月中旬,美国国务院开始着手行动,努力寻求建立与新中国对话的外交途径。
1951年5月31日,美国外交部委托已经离任的前美国驻苏联大使凯南,以老朋友的身份拜访了苏联驻联合国大使马利克。
寒暄过后,凯南话锋一转,提到了朝鲜战争,并透露出美国有意停火的立场。
马利克凭借职业的敏锐,很快察觉到凯南此行的真正意图,随即将这一消息迅速传递回莫斯科。
莫斯科随即与朝鲜方面取得联系,通报了美国的立场。
中国在朝鲜战场上已取得重大胜利,战线向南推进了四百公里,远离了中国边境。
然而要彻底战胜美国,完全将其逐出朝鲜,以当时中国的国力来说,是难以实现的。
中国不可能为了向苏联购买现代化武器,在朝鲜打败美国人而耗尽已经要见底的国库。
更何况,中国人省吃俭用购得的苏联武器中,竟有一部分是二战时期美国依据《租借法案》提供给苏联的装备,许多坦克是苏军在二战中使用过的旧货,甚至还有一些枪支是参加过一战的老式武器。
此刻,苏联对朝鲜的影响力,已经变得非常有限。
无论金日成如何倾销矿石,都无法满足人民军对武器装备的需求。
6月10日,第五次战役结束,美军虽然勉强获胜,但依然未能将战线向北推进。
6月23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利克突然现身于一次联合国的官方活动,并发表了一段与活动主题无关的讲话。
他表示,苏联认为,朝鲜交战各方已经到了展开停战谈判的合适时机。
当日,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美国外交部的关注。
紧接着,杜鲁门指示美国驻苏联大使前往会见苏联外交部长,询问马利克的发言是否可以代表苏联的官方立场。
对此,苏联外交部明确予以了肯定的回应。
6月25日,美国故技重施,在一场与朝鲜战争毫无关联的典礼上,杜鲁门发表讲话,声称美国愿意在朝鲜战场展开停战谈判。
当天,人民日报刊发社论,表明中国方面支持马利克提出的和平建议。
6月29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紧急致电李奇微,指示他在6月30日向朝鲜人民军通报以下内容,并要求通过所有可能的宣传渠道,包括传单和新闻广播等,反复加以发布。
发布内容如下:
“本人作为联合国军总司令,受命与贵军就以下事宜进行谈判:因获悉贵方可能有意进行停战磋商,旨在结束朝鲜战场上的一切敌对行动和军事冲突,并愿意适当保障停战协议的执行。
在收到贵方对此函的答复后,我将派遣我方代表,并提出会谈的具体日期,以便与贵方展开会议。
我建议,会议地点可以选择在元山港的一艘丹麦医疗船上进行。
美国陆军上将,马修·李奇微。”
7月1日,北京通过广播电台发布了中央拟定的答复文件,电文内容如下:
地下世界的大咖人物,修真界四大帝君之一的,雷玄帝君,欠一位老人家的人情,为了还这个人情只好回国,本以为这个任务很简单,谁想会让堂堂一位帝君保护一位弱小的普通女子,这叫什么事,没办法,只好保护好...
世人都说,南家二小姐眼瞎眼盲。南筱一朝锒铛入狱,被人挖去双眼,反而越发清醒。重生归来。渣姐处心积虑搏上位?不好意思,解决了。渣男脑补过度找存在?南筱你是有我老公帅还是有我老公有钱?选你?不好意思,我不瞎。...
六年前,他成家族弃子,遭受陷害,与女人发生关系,被迫离开。六年后,一代战神,重返故里,只为让妻女幸福一世。...
签到成功,获得10亿资金!签到成功,获得顶级豪宅!算了,摊牌了,其实我真是亿万神豪!看到那排超跑了吗?我的!看到那片别墅了吗?我的!没办法,就是这么优秀!...
这是最好的时代,一切,从穿越当天原主人的绿茶婊女友在毕业典礼上当着全校师生向自己表白说起。我来,我见,我征服!我是林尘,我为自己代言!...
钟元重生在了泰宁郡,理科生冒充了文科生,家底赔光光,也不知道还能三妻四妾不?真是烦恼。用庶民还是贵族?这是历史上无数次去实验的真理。其实,跟出身没多大关系,跟努力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