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61章 见证硝烟烽火(第1页)

这时家里没有客人,李建军上山砍柴去了,李从军去探望同学了。

李青山便找来一把铁镐,和涂志明一起刨开屋子东南角的地面,很轻易地在一尺多深的地方挖出了那个油布包。

重新把屋地填平夯实,涂志明小心翼翼地将油布包捧回卧室。

一层一层打开,油布包里的步枪还裹着油纸。

随着几层半透明的阻隔被掀开,一支油光锃亮的老套筒赫然出现。

老套筒,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汉阳造。

是抗战时期我军装备最多武器,也是唯一和小日子拼命不落下风的枪械,可说见证了无数烽火硝烟。

老套筒的设计简洁实用。

木质枪托光滑如初,仿佛还留存着往昔使用者的温度;

金属枪身历经岁月打磨,依旧坚固耐用。

枪管很长,有利于远距离射击,有效射程可达五百米。

当然,这枪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每次射击后,都得手动拉动枪机完成装弹和排壳动作,射击速度比起现代枪械,要慢一些。

在油布包的一角,还有一个小巧的纸包,打开一看,里面静静躺着二十二发黄澄澄的子弹,散发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马湘兰递来一块干抹布,涂志明接过,仔细地擦拭枪身,每一个缝隙、每一处棱角都不放过。

擦拭完毕拉了几下枪栓,“咔哒”

声清脆利落。

李青山站在一旁,问道:“这枪怎么样?”

涂志明点头赞叹,“好枪!

保存得特别好,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吃过中午饭,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下几缕微弱的光。

涂志明背着枪,身旁跟着李从军,两人踏上了进山的路。

本来涂志明打算自己去,一个人无拘无束的多自在啊。

可李家人怎么都放心不下,七嘴八舌地劝着,那架势,就好像他一进山就会迷失在茫茫山林再也回不来。

李青山反复叮嘱,事无巨细;

秀芝唠唠叨叨,满是担忧;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坚决不让他孤身犯险。

最后,他无奈妥协,答应只在近处试试枪,由李从军带着。

俩人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山路两旁的野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顺着一条狭窄的小路,他们缓缓走进山林。

四川的冬天和北方截然不同。

北方此时大多数树木早已褪去华裳,只剩光秃秃的枝干在寒风中孤寂地挺立;

而这里,只有少量树木落叶,大多数依旧枝繁叶茂,绿意盎然。

要不是地上铺着厚厚的落叶,像一层松软的金色地毯,涂志明真会怀疑这里的树木从不落叶。

草丛里,枯草与碧草相互交织,踩上去有种针扎不透的紧密感,仿佛在顽强地抵御着冬日的侵袭。

树林间,树枝纵横交错,藤条相互缠绕,形成一道道天然的屏障,让人难以深入。

两人只好沿着小路慢慢前行。

才走了二十来分钟,李从军的脚步就变得拖沓起来,额头上也见了汗。

“姐夫,差不多行了,再往前走该找不着回家的路了。”

涂志明心里一阵无奈,面上却没表现出来,耐着性子说:“再往前走走吧,反正就是这一条小路到底,再走个二十分钟,要是遇不着东西咱们再往回走。”

最新更新
热门小说推荐
九阳踏天

九阳踏天

世间修炼,灵肉两极。灵者灵魂,操纵天地元力,感悟大道规则!肉者体魄,淬炼血肉筋骨,融合血脉传承!世人修炼,皆为有朝一日,能够至高无上,踏临九天!而当灵魂足够强大,便需无坚不摧的强大肉身作为祭台,点燃那永不消亡的火焰...

战爷,您夫人富可敌国

战爷,您夫人富可敌国

穿越腹黑女强宠文现言...

最强狂医在都市

最强狂医在都市

治病百万,救命千万,价格昂贵,买卖实惠。感冒抑郁艾滋癌症只要是病,无论大小,钱交百万,手到病除。脑死亡,心肌梗死只要咽气没超过半小时,钱交千万,还你一条命。慕金玉,一个收金卖命的狂医。在他的字典里,从来没有顽疾绝症这几个字。...

大明土豪

大明土豪

景泰二年,老好人朱祁镇守着南宫望眼欲穿,奉天殿里的朱祁钰端坐朝堂意气风发,风华绝代的钱皇后成了残了废的老妇人,他日宠贯六宫的万贞儿此时还人面桃花瘦。这一年,是大明朝经历惨败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京都保卫战刚刚获胜,大太监王振血迹未干,鸿胪寺的杨大秀才拼着一身肥胆回到京师,于少保初显锋芒挥朔方樽。这是...

葫芦农场

葫芦农场

大城市容不下肉身,在魔都刷盘子活不下去了的杨峰无奈回了老家,没想到半路捡来的葫芦竟然能够种出极品农作物。从摆摊卖草莓开始,一步一步地走向了人生巅峰,他种出的水果蔬菜都是顶级食材,是五星级饭店争抢的目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